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降水天气过程,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和强风天气,对保定地区涞水、涿州等多地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房屋和道路被毁,通讯和电力中断,百姓危矣!
燕赵告急呼同俦,八方驰援济共舟。灾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心系燕赵灾区,他们拉队伍、筹物资,披星戴月驰援河北!如果此时在天空俯瞰大地,一支支运送救援力量,载满应急物资的车队在祖国大地疾驰,他们就像祖国母亲身体内流淌的新鲜血液,从全国各地出发,载着关怀、载着希望,最终汇聚向一个点----河北灾区,与千万燕赵儿女共同凝聚起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
河北高速燕赵驿行集团,作为河北省内10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运营者,面对灾情,他们听党号令,服从指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中去,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
灯塔
8月4日深夜11时许,因电力设施被冲毁,昔日灯火辉煌的涞水县野三坡镇早已漆黑一片,而紧邻野三坡镇的张涿高速野三坡服务区却是灯火通明,远远望去,就像是无尽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又像是远洋水手眼中的灯塔,指引着回家的路,温暖着飘泊的心。
这是由于洪水过后,地方道路多处被洪水冲毁,应急物资无法第一时间发放给受灾群众,为避免交通拥堵,涞水县防汛抗洪指挥部决定临时征用野三坡服务区广场作为救援物资中转站,将全国各地运来的救援物资集中卸载存放在服务区,并设立指挥部,确保救援物资顺利接收、安全存储、有序发放。
了解情况后,燕赵驿行集团党委紧急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力以赴配合地方做好物资中转站的场地和水电供应保障等相关工作。
由于周边电力设施被冲毁,服务区停水停电,为保障物资中转站夜间能够正常运转,服务区经理赵志民决定立刻启动区内自备发电机发电供水。服务区内的两台自备发电机时间已经10年了,突然的高负荷运转导致发电机故障频发,时不时就会青烟冒出,机身过热,需要停机冷却。
为保障服务区电力供应,最大限度提高应急物资装卸效率,燕赵驿行集团由徐全星带队,抽调电力维修等人员成立工作组入驻服务区进行技术保障。
雨后初晴的野三坡地区空气湿度极大,在这样环境下的人们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闷热难耐。维修工张师傅却好像对这样的环境毫不在意,从早上6点多起来简单啃了两口馒头后,就来到配电机房,一守就是好几个小时。从2013年至今,他已经在服务区工作了十个年头,对于服务区的每一个设备、每一道管线,可谓如数家珍,是如今服务区的养护“大拿”。
“我家就在旁边山坡上,虽然没有被冲毁,但是也断水断电了。那天孩子来找我,说晚上和他娘摸黑在家害怕,让我回家陪他。我就告诉他,你爹要盯住服务区的发电机,只要这里有电,救援的物资就能最快的速度送到咱乡亲们手里。晚上你要是怕黑了,想爹了,就从窗户往外看,爹就在最亮的那个地方守着你们,陪着你们”。
8月6日一大早,经多方协调,燕赵驿行集团从石家庄紧急调配的一台400千瓦的大功率发电机,并从当地调配一台220千瓦发电机运抵野三坡服务区,使服务区两区一用一备,共计4台发电机交替运转联合工作,全力保障了物资中转站的电力供应。
随着救援力量的不断壮大,地方道路迅速抢通,救灾物资可直接运抵灾区,8月11日,服务区物资中转站圆满完成使命。据统计,自物资中转站正式启用以来,野三坡服务区累计投入志愿服务人员400余人次,保障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交警、路政、部队、施工队以及物资捐赠人员约5000余人次,共中转了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配送的物资,供500余辆物资配送及保障车辆停靠。自服务区断水断电起,4台发电机交替运转,累计自主发电174小时。
“感谢你们多日来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坚守岗位为我们作保障、做服务,我们的物资不可能这么快运抵一线,道路就不可能这么快实现抢通!”临行前,县防汛抗洪指挥部负责人紧紧握住服务区经理赵志民的手说道,“你们真的是为我们灾区人民在在莽莽群山中点起了一座承载着希望的灯塔啊”。
一家人
“孩子在外地工作,一直联系不上,手机也没停电了,我能来你们这充点电,给孩子报个平安吗?”村民王大爷着急地挠着头对赵志民说道。恢复供电后,经常有老百姓从附近村庄过来,给手机充充电,跟家里人报个平安。
“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赵志民总是这样回答道。在通讯中断的日子里,服务区俨然成为了周边群众一个传递平安和牵挂的温馨驿站。
8月4日晚,山东德州蓝天救援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队员们拖着辛苦一天的身躯回到服务区驻地,身上早已布满污泥,拿着毛巾简单擦一擦就累得休息了,这一幕幕情景被正在服务区广场协助转运物资的赵志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得想个办法让大伙儿洗澡。”赵志民见状后立刻发挥服务区设施优势,联系厂家开放区内共享淋浴间,以及职工淋浴室,实现一分钱扫码24小时在线服务,为物资中转站内的志愿者、附近的受灾村民提供淋浴服务。
“任务结束后能舒舒服服洗个澡,咱们服务区太给力了!”服务区自从开放了共享淋浴房,每晚洗浴的人大概有百十号,得到了救援队伍和附近灾民的大力赞扬。
“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赵志民还是这样回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灾情面前,野三坡服务区不孤单,涞水人民不孤单,千千万万受灾群众不孤单。他们的背后,有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和9804.1万共产党员,有14亿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他们,和灾区人民亲如一家!他们,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后盾!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自汛情发生以来,在燕赵驿行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保定分公司党支部全体党员闻令而动、迅速返岗、主动作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全体员工主动跟进,组成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进驻野三坡服务区开展工作。通讯中断时,他们逆流而上,恢复联络,指挥疏散;汛情缓和后,他们迅速返岗,排查隐患,清点受损资产;服务区被征调为物资中转站后,他们坚守岗位,盯守水道,用手清理垃圾淤泥,确保排水通畅;他们冒雨急奔,为物资遮盖雨布,保障物资无损;除做好后勤保障外,还主动协助做好现场引导,帮助救援队伍装卸物资。
“大伙儿太辛苦了,本身跑我们这儿为我们救援来了,还送来了这么多物资,我们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的情况同样牵动着各级各单位的心,在得知野三坡服务区被设置为县救援物资中转站后,省直工委、河北高速集团工会,以及燕赵驿行集团所属的商贸、餐饮、驿泽等子(分)公司纷纷向驻扎在野三坡服务区的志愿者、救援队以及受灾群众送来了瓶装水、方便面、牛奶、火腿肠、猪肉、蔬菜等物资。
经统计,野山坡服务区累计发放救援物资方便面1440桶、矿泉水6000瓶、火腿肠7850根、牛奶14400袋、面包36件。
希望
3个人,2小时,296户600余人......一串数字记录了燕赵驿行集团定点帮扶村保定易县大龙华乡尧舜口村那惊心动魄的2个小时。
因汛情严峻,8月1日上午10时许,燕赵驿行集团驻村工作队接到上级通知,需迅速转移村民到临时安置点内。时间紧任务急,通讯又中断,第一书记刘永民急中生智:“快去准备锣和喇叭!咱们分头行动通知转移!”
大雨磅沱里,他们奔走呐喊提醒村民撤离;泥泞前行中,他们不惧风雨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深至半米的积水中,他们主动贡献出自己的车辆;返回排查时,他们挨家挨户查验,确保村民一个也不能少......2个小时内,驻村工作队顺利完成了全村群众的紧急转移,百姓终于安全了!
翌日上午,随着上游汛情逐渐平稳,尧舜口村的防汛风险解除,驻村工作队立刻联合乡政府、村两委开始有序协助村民返家,并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中。
从浑浊的雨水到清澈的井水、从漆黑村庄到灯火通明、从中断的信号到此起彼伏的报平安声,水清了、灯亮了、电话拨通了、道路疏通了……基本设施保障完善后,驻村队与村两委挨家挨户统计财产、房屋受损情况,协助房屋受损严重的村民搬离。
“咋能不心疼呢?!家里的房子倒了半间,家具家电全都泡在齐膝深的水中,到处都是淤泥,养的七八只老母鸡和二十多只小鸡仔也全都淹死了......”说起因洪水造成的损失,村民刘大妈禁不住红了眼角。
仿佛是不愿意让前来送救援物资的刘永民他们担心,刘大妈扭过头,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反倒安慰起驻村工作队员们来,“其实也没啥,想当年咱家也是一穷二白,这些年多亏了你们驻村工作队,从之前的脱贫攻坚,到现在的乡村振兴,一步一步,手把手带着我们脱贫致富!虽然你们工作队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你们真心帮助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变!有你们在,咱就不怕重头再来!咱有信心!!”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是啊,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救灾重建,一代代驻村工作队员们立足先锋,奋战前沿,用真情实意,用实际行动,为百姓们建立起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信心!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离开尧舜口村时,村口大喇叭里传出这首经典的歌曲,久违的阳光流淌在村民们清理淤泥、修葺围墙、搬运物资的身影上,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