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此时,德、日等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达到顶点。1942年1月1日,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日本在华总兵力扩大到130万,中国承担着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任务。
日军在华北推行“三光”政策,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既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又要和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作斗争。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爱国将领以身殉国,广大军民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等。敌后军民发动智慧,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许多极有成效的歼敌方法,消灭了大量日军。
大生产运动是克服抗日根据地困难的重要一环,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敌后根据地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加强。抗日根据地在干部培养和文化教育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涌向延安,党中央及时成立了许多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同时加强了舆论阵地建设。延安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在国统区,党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当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日、伪军开展攻势的同时,正面战场却出现了豫湘桂大溃退。人民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国民党不能担负起抗战胜利的任务。1944年9月15日党中央提出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共产党的影响下,爱国主义运动朝着要求建立联合政府的目标发展。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