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职工对各类逃费行为的精准识别与规范处置能力,9月4日,邱县收费站组织开展逃费问题专项培训,由站内稽查业务骨干担任讲师,为一线收费人员上了一堂内容扎实、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
本次培训紧扣当前高速公路逃费行为“隐蔽性、多样性、科技化”的新趋势,通过系统性的讲解与学习,织密站级稽核防护网。培训中,稽查人员结合自身多年的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授课。
一是深度剖析逃费类型。讲师依托收集到的大量典型案例,图文并茂地详细讲解了“假冒绿通”“大车小标”“倒卡换卡”“跑长买短”、利用ETC干扰器逃费以及闯杆等常见逃费手段的具体特征,使员工对各种逃费行为的识别要点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二是传授精准查验技巧。针对辨识难度较高的“绿通”车辆,讲师重点分享了“望、闻、问、切”四步查验法,即观察货物外观、气味、询问运输路径、开箱多点查验等具体操作技巧,并着重强调规范查验流程、完整保留证据的重要性。同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部级/省级稽核平台、监控系统检索嫌疑车辆数据,手把手指导职工掌握“科技识逃”技能。
三是规范现场处置流程。培训明确了发现疑似逃费车辆后的标准化应对流程,包括政策宣讲、沟通话术、证据收集、系统记录、上报稽核等环节,确保职工在现场能做到沉着应对、有理有据、处置得当,既实现堵漏增收,又能避免引发收费纠纷,维护良好服务形象。
整场培训内容充实,案例生动,互动频繁,学习气氛浓厚。参训职工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干货”满满,切实解决了许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识逃、处置难题,不仅提升了对逃费行为的辨别能力,更增强了规范处置的信心,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收费稽核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