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亭的灯光在漆黑的高速路上像颗孤星。我盯着电脑屏幕,玻璃窗外,货车司机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与我对视,彼此都在这寂静的夜里保持着职业性的清醒。
夜班的序幕拉开,提起箱子,穿着反光背心,第一波车流高峰,司机们困得直揉太阳穴,我关心的提醒“注意休息”。到了午夜,小轿车渐渐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轰鸣的货车队,车厢里拉着蔬菜、钢材或是集装箱,轮胎碾过收费岛的声音在空旷的夜里格外刺耳。
最磨人的是凌晨两到四点。生物钟在这时最叛逆,眼皮像坠了铅块,只能靠反复起身活动、用冷水擦脸对抗困意,但夜班从不是单向的消耗,也能收到司机的关心。有次系统突发故障,排队的司机们没有抱怨,反而有人喊:“别急,我们等你”!这些瞬间像寒夜里的星火,让八小时的坚守有了温度。
清晨六点,第一缕天光爬上收费亭的顶檐。交接时,票款分文不差,设备运行正常。看着东方泛起鱼肚白,听着早起的鸟儿开始鸣叫,忽然觉得这夜的疲惫都有了归宿,我们守着的不只是收费窗口,更是这条路上的秩序与温暖。
锁上亭门时,朝阳正穿过薄雾。夜班的辛苦藏在浮肿的眼泡里,藏在僵硬的肩颈中,但收获的,是独属于深夜工作的默契与成长。学会了在孤独中保持专注,在疲惫中坚守责任,更懂得了每个深夜里,陌生人之间那句简单的问候,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