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原创文章
才艺展示
大广风景
工作瞬间

微光星河——我的收费站“双争”故事

2025-08-13 10:41   作者:大广分公司边朝云

在深不可测的夜之海,高速公路是沉睡的冰冷长龙,而散落其上的收费站,便是它额前孤独而执拗的灯火。每一束微光,都是一个“我”的守望——这“我”,是饶阳收费站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俯身、每一句问候,是无数高速人默默燃烧的青春。

微光初燃——

那一年背包落满尘土,2010年深冬,我站在命运的分岔口。新建的饶阳站荒芜如初垦的土地:断瓦残垣散落院中,水管吝啬,半月无浴。站长默默打开自己宿舍的热水器,热流第一次洗去我们心头的陌生与不安。学习收费磕绊犹在,却不妨碍我们一同扫雪、种菜、为篱笆插上新枝,以汗水浇灌这片新土。

12月24日,大广高速巨龙苏醒,车灯如潮水涌来。我们挺直腰身,在崭新的岗亭里迎来送往。第一个新年在站上度过,炉火映着包饺子的笑语,岗位的新鲜感与饺子的腾腾热气一起,暖透了那个寒冷的夜晚。

微光砺炼——

冬去春来,军训号角吹响。白班与夜班在时间齿轮上严丝合缝地咬合,有时刚下八小时又顶四小时后紧接操练。身体疲惫如灌铅,意志却在口令声中淬火成钢。

四季流转,我们在车轮滚动的韵律里成长:业务从生疏的摸索化为指尖流畅的舞蹈;心境从初遇的稚嫩顽劣,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静水深流的敬业。面对无理谩骂,我们学会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灯塔——转过头,前方是待攀的高峰,唯有无言而努力地攀登。

微光成炬——

一个冬夜,北风如刀。一辆故障车僵卧在沉沉的黑暗里,像被冰冷长龙遗弃的鳞片。“快!先进岗亭避避!”我声音里是火烧火燎的急迫。同事已默契地拿起强光手电,光柱刺破黑暗,在寒夜中撑开一小片温暖孤岛。暖气开到最大,厚毯覆上颤抖的肩膀,热水递到冻僵的手中。那微光在寒冷与疲惫间悄然流转,岗亭不再只是交易的驿站,它成了风雪长途中旅人唯一能望见的灯火。

司机凝望站顶,浓重乡音裹着化不开的感慨:“离家千里,这地方……却像回到了家。”救援车的灯光终于如希望之眼穿透夜幕。临别时那一家人深深地鞠躬,千钧感激沉甸甸落在我心上——原来方寸之地,真能成为漂泊者靠岸的港湾。

回到岗亭,寒意依然砭骨,内心却燃起不熄的火苗。“双争”精神如春雨无声,重新浇灌了我对岗位的理解:每一次抬手放行,每一句温暖的“您好”,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是向陌生旅途注入暖流的渡口。将“向善向美”织入日常经纬,便是在为“爱党爱国爱乡”的宏大诗篇,写下最坚韧温暖的脚注。

星河汇聚——

这微光并非孤例:四月清晨,红色SUV在出口车道猝然熄火。班长带人奋力将车推离车道,联系修理厂,司机脸上的焦虑终被万般感激取代。五月午后,迷途老人因导航错设误入高速,颤抖的手几乎握不住手机。我们迅速重置导航,手绘地图如一道光,照亮他通往二十公里外故乡而非三百里外陌生地标的归途。端午前夜,返乡车如搁浅之舟停在匝道,推车的背影在夜色中艰难跋涉。我们合力将其推至安全地带,联系维修,让团圆的灯火不被意外吹熄。七月阴雨绵绵,一家人在熄火的货车里饥寒交迫。一碗腾着热气的泡面递到手中,孩子一句稚嫩的“谢谢阿姨”,瞬间让风雨如晦的午后有了阳光的温度。

这些星火般的时刻,印证了每一次俯身与伸手,都是在冰冷世界里凿开一扇微小的窗——让暖流涌入,让困顿者相信前路仍有光。

如今每当深夜当值,凝望窗外沉沉的夜色与不息的车灯长河,那冬夜一家人的身影总在记忆底片上显影。它时刻昭示:我们或许只是庞大路网中微小的节点,但若每个节点都恪守职责、散发暖光,无数微光便能汇聚成浩荡星河,足以为所有颠沛流离的脚步照亮漫漫长途。

在平凡岗位的方寸之地,每一份真诚付出,都是对“奋发、奋斗、奋进”最踏实而炽热的书写;这微光星河,正是我们用青春与热忱,献给时代最深情的路标。

 


媒体矩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