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9:18时许,承秦高速公路茨渝山收费站发生惊险一幕:一名行人试图步行进入高速公路,被收费三班班长及时发现并成功劝阻,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一事件再次凸显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严峻性,也展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
及时发现,果断劝阻
班长在巡查车道时发现一名穿黑衣服的大爷正走向收费站入口。凭借职业敏感,她立即喊住,谁知大爷仍大步向前,并且越走越快。刘班长边喊边追,直至对方止步。经了解,大爷计划步行至高速公路主线搭乘车辆。她深知行人上高速的危险,当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高速公路车速快、风险高,行人进入极易引发致命事故。
温情守护,消除隐患
面对执意上高速的行人,收费站工作人员展现了人文关怀,将其引导至安全区域,提供热水、食物安抚情绪,最终将行人安全护送离开,并对收费站安保措施进行复盘,强化后续防范。
以案为鉴,筑牢安全防线
此类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因图便利、情绪冲动或认知不足等原因,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案例屡见不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由行人闯入引发,伤亡率极高。《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严禁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站作为交通枢纽的第一道防线,工作人员需时刻警惕,对违规行为“零容忍”。此次劝阻中,收费班长的专业处置与温情疏导相结合,既避免了悲剧,也传递了“生命至上”的理念。
多方联动,共筑安之路
高速公路安全需社会合力。管理部门应加强沿线隔离设施维护,增设警示标识;收费站需强化巡查,对企图上高速的行人及时劝阻并报警;公众更应提升安全意识,杜绝侥幸心理。此次事件中,收费班长刘成洋的敏锐与担当,为高速公路安全再添一道屏障。收费站工作人员用行动证明:每一份坚守,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愿行人上高速的隐患早日消除,道路通行更安全,社会更和谐。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