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典故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与人生哲理。“管宁割席”便是这样一个典故,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中蕴含的人生选择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智慧,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今年集团举办的“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送纪送法下基层”活动,却值得我们深思。
管宁和华歆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两位名士,他们年轻时曾是同窗好友,关系十分密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逐渐产生了分歧。有一次,两人在田中锄草时,发现地下有一块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如故,视若无睹;而华歆则拾起金子看了看,然后才把它扔掉。又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外面有辆华丽的车子经过,华歆起身走到窗前去看,而管宁则继续专心致志地读书。
这两件事情让管宁深刻认识到,华歆与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割断了两人共坐的席子,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从此,两人分道扬镳,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管宁割席”的典故,看似简单直白,却揭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生智慧。在今年集团开展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送纪送法下基层”巡回报告会,用真实发生在我们工作中的案例,警醒着我们要时刻坚守底线、不越红线、远离高压线。
这个典故也提醒着我们,在人生长河中,我们要面对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坚持自我原则的同时,也要看清事务的本质,避免因为盲目追求表面的和谐而忽略了内在的差异和冲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行者,共同追求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