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原创文章
才艺展示
大广风景
工作瞬间

预防在先 铺就从零开始向零进军的安全之路

2024-11-26 14:49   作者:大广分公司白云鹏

防患于未然,是中国古代的安全智慧。两千多年前的荀子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戒为下。”在这里,荀子说了三种办法,第一种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设警戒,防患于未然,叫做预防;第二种办法是在征兆刚出现时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微杜渐,这叫补救;第三种办法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责罚教育,叫做惩戒。

为什么预防为上策,分公司以“履霜坚冰 预防在先”筑牢安全防线,引领大广行稳致远,就深刻诠释了问题答案。老话说,“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安全、防事故也要向高明的医生教予大家防病一样,预防在前,才是最高明、最有效的做法。

古代名医扁鹊,有一个关于的预防的故事:

战国名医扁鹊在回答魏文王问医时,曾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魏文王问: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最高明?

扁鹊回答:大哥医术最高明,其次二哥,最后是我。

文王又问:既如此,为何你的名气最大?

扁鹊回答:那是因为大哥治病,在病发之前就将病根铲除了,人们不以为然,所以他的名声无法传出;二哥治病,是在病起之初就已经治好了,人们认为他只能治些小病小痛,所以他只在附近乡里小有名气;而我是在病人病情严重的时候施治,人们看到了我做的是动针、动刀、开胸剖腹之类的大手术,就认为我的艺术高超,所以声名远播。

扁鹊的见解,和我们“履霜坚冰预防为先”的安全文化不谋而合,都是注重一个“防”字,防病胜于治病,防事故胜于救事故。

今年以来,国内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在传达学习安全事故警示文件过程中,多次学习、推演、警示发现,很多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不发生或完全可以避免的。

铺上站深刻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分公司三会“坚决筑牢安全生产三条线”的重要论述,“见微知著、洞察秋毫,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将安全理念向风险管控、超前预防转变,“从零开始、向零进军”。

同时,我们也深知防患未然源头工作在现场,不去现场就掌握不了终端末梢第一手情况,对长期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对具体工作的要求脱离实际,对安全关键心中没数,长此以往底数不清、状态不明,做不到“履霜”,等到发生事故已是“坚冰至”。于是,自主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的风气,在铺上站悄然兴起,蔚然成风。习惯遵章守纪,习惯防患未然,习惯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中挖掘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推动新的量变,这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安全工作亦如此,很多比较严重的事情发生之前,于细微处总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信号。于是,预防在先的安全理念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把握隐藏在现象背后容易忽视的细节,把“履霜坚冰”的安全文化不折不扣地贯穿于抓预防、抓细节工作全过程。

如何防患于未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完成保畅任务,铺上站从细微处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每一位员工列清了细节清单,员工上岗前自问自答,细节是什么,是出岗亭的反光背心,是夹在简章上的爆闪灯,是疏导时的闪光指挥棒,是危险地点的警示牌,是疏导中的一句提示,是收费广场上左顾右盼的眼神,是上岗前的反复叮嘱。细节琐碎,很不起眼,但事故的魔鬼恰恰隐藏其间。针对细节,铺上站还做了特殊规定予以岗前宣贯:永远不背对车辆;永远不站在车辆行驶路线内;永远不站在货车视野盲区;疏导员两人以上,且都要站在对方的视野范围内;监控员不间断于高位视野提示危险。这些都是防患于未然的小细节,已经成为员工提高安全意识的自觉行动。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客货车流量均有增加,司乘对服务质量、通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来新挑战的同时风险隐患不断变化,安全生产也面临严峻考验。我们积极作为,预防在先,把握主动,及时跟进完善各类措施办法,在准确识变的基础上科学应变,关口前移、牢牢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谨遵分公司三会指引,以“履霜坚冰 预防在先”筑牢安全防线,聚力打造安全畅通人民满意的大广高速。


媒体矩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