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了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57岁的退休妈妈在儿子结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专门搬到与他们一起的小区,每天早上去做饭、打扫卫生,晚上做晚饭、等孩子们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时在回家。可是这位在外人看来堪称“二十四孝”的婆婆,却还是遭到儿媳的不满:“……我没有被帮忙的快乐,只有隐私被窥视的尴尬。”“你看你被你妈惯的,每天回家就躺沙发上,什么都不干,东西不收、垃圾不倒,就差没把饭喂你嘴里了,你就像个没断奶的小孩。”而这个不管在职场还是家庭,自认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婆婆,到头来在儿媳的眼里是如此不懂事的人。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精神上还没断奶的“羊”,女人结婚,无论是否是女强人类型还是小鸟依人型的,在某种时候都需要男人的呵护,需要老公大男子主义般的爱护,为她排忧解难,解决难题。所以,长大了的男人不该像以前那样事事依恋母亲,曾几何时,那些和妈妈亲昵,被亲昵爱抚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他们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老了,记忆中的爸爸妈妈,转眼只剩下满脸皱纹了。作为儿子,不能从头至尾就一句话“她是我妈,你让我怎么办?”这句话听着,让老婆生气,让妈妈心寒。作为长大的孩子,已为人夫,应该恰当的做好自己的双角色,适时的“出马”,去安慰老婆,去和母亲谈心,让妈妈放心,给老婆安全感。作为母亲,不愿意与成年子女分离的,与其说是爱孩子,不如说是想对孩子全面把控,这种控制带来的成就感和强大感,能使自己得到满足。这类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唯一,为了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会交往,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在乎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幸福。这也正是许多人说的为什么怀孕的人有的依旧光鲜靓丽,有的却不注重形象,提前成了老太婆。这种现象带给孩子的除了压力和相互之间的折磨,没有其他。另外,还有一类父母,孩子结婚后,彻底撒手不管,是一种反正结婚了,有他老婆呢,他们日子过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反正与我们无关了。属于让孩子自生自灭型的,甚至等到闹到了离婚的地步也还是无动于衷,这样的父母太过放纵自己的孩子,不求付出,不在乎结果。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也不是无尽的放任,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窘迫。做合格的父母,是一场心胸与智慧的远行,要把握好进退的度;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夫妻恩爱,做积极乐观健康的榜样。
经常有人问:“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但我认为这个答案最好,令人感动,“为了付出与欣赏!”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我心就安。在腾讯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据《每日邮报》报道,34岁的艾比-啊埃伦是住在美国俄克拉马州的全职母亲。在她怀孕19周的时候,腹中胎儿被诊断出患上了先天无脑畸形,意味着她大脑和头骨都无法发育完全。该缺陷在美国的发病几率是数万分之一,大多数会导致流产,能出生的也会在几小时后夭折。悲喜交加的艾比决定将女儿生下来,陪伴女儿仅有能存活的几个小时。悲剧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美的存在,艾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艾比付出了,只为欣赏女儿的那几个小时,虽然心碎,但能看到女儿的美丽,这也是一种“恩典”。这很凄美:只要这个生命存在过,在这个美丽世界走过,让我有机会与她同行过......
付出是一种快乐,我们享受其中,欣赏是一种给与,学会付出与欣赏,在适当的时候知进退,换个方式去爱孩子,只要他们健康,快乐,足矣。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