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个日夜/三份保洁工作/三十余种清洁工具/每天两万步/零缺勤。这是《我的母亲做保洁》这本书的封面一组数字,也是作者母亲自二零二零年到深圳务工的经历,看着这些数字好像感觉不到什么,但是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位五十二岁母亲的坚持,是不愿成为孩子累赘,为自己扫出一份养老钱的艰辛。
《我的母亲做保洁》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通过记录母亲在深圳这座大城市打拼展示了深圳这座大城市里老保洁员们的生存现状:硬撑和硬熬。通过记录与母亲几年相处展示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和深圳新一代年轻人对父辈和故乡的回望好。这里有大城市繁华和艰辛,也流露着丝丝的乡愁。书中没有宏大的理想与未来,有的只是琐碎的日常和数字。尤其书中大量的数字给人一种真实又深刻的感觉,母亲的工资,作者的房租,深圳的房价,一串串数字不只是书中而是现实普遍的存在,看看身边,我们每一个人不都一样吗?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数字”,不由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沉重感,这种沉重感来源于生活本身的不易。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浑厚的背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无论什么工作,什么文化,双手就是我们最大的依靠。书中因为压力独自在厕所中哭泣的女公务员还有一个在镜子面前反复补妆的女交易员,虽然和作者母亲以及众多的清洁工相比,收入.地位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还是要依靠自己,靠自己的拼搏奋斗去战胜生活。这个时候牢骚抱怨是没有用的,自甘堕落更是不可选的,哭完了补好妆还是要继续推动生活的巨石,我们都是西西弗斯,我们别无选择,都是干就完了……
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者真实记录了与母亲一起生活中充满爱意的“磕磕碰碰”,老少两代人无论认知.经验和生存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深圳的出租房狭小的空间里,两人时常争吵,理直气壮的用自己的生活观念“入侵”对方的生活,如同很多母亲和孩子一样,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的,都觉得自己为对方好,作者也提到最开始记录这些文字是为了缓和紧张的母女关系,只是后来随着母亲与自己交流工作中不断出现的人和事,慢慢的变成了最终的内容。生活中磕磕碰碰也好,争执也罢,但是都是为对方着想的体现,是母子连心的爱!
一位没有“退休”也不敢“退休”的母亲,一群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一幅实实在在的生存场景,作者记录了这么多平凡又真实的生活画面,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书中仿佛看到了自己。虽然生活不易,但是我们还是要不失热忱和憧憬。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们都平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顾好自己该顾的人足矣!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