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让唐朝元气大伤,盛唐气象转眼成为烟云。
唐文宗李昂,18岁时被宦官王守澄等所拥立。李昂很想有所作为,即位后鉴于前朝之失而大力惩虚崇实,试图振兴风气。李昂勤勉听政,事必躬亲,重视谏官的作用,一心以唐太宗为榜样。针对之前多位皇帝在位期间因生活过于奢靡而误国的教训,李昂力主除奢返俭,他平时衣食俭朴,穿布袍,不戴金银珠宝,饮食也很简单,《旧唐书》评价他“恭俭儒雅”。李昂还要求皇亲国戚和朝臣“皆务俭薄,率先兆人”。延安公主因为所穿的衣裙宽大费料,遭到李昂当面训斥,驸马窦浣因此被罚去2个月俸钱。
李昂励精图治,作风务实,生性勤俭,为重振唐朝竭尽全力,却仍然无法摆脱宦官的制约,于开成五年(840年)郁郁而终,年仅31岁。李昂的死令时任弘农县尉的李商隐伤心不已,他感到惋惜。李商隐有感而发,写下《咏史》一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在诗中,李商隐从总结历代统治经验出发,深刻探讨了清廉勤俭与骄纵奢侈的辩证关系,指出成功大多出于勤俭、败亡大多因为奢侈的历史规律。
写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韦应物在苏州这片富庶之地做过三年“父母官”,但他却一贫如洗,离任时连返乡的路费都凑不齐。办完交接后,韦应物只好在苏州城外找了一座寺庙暂住,租了二亩地以耕种糊口。没过多久,韦应物便在这里去世了。
晚唐时,国势进一步衰败,最终爆发了黄巢起义。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时溥以徐州牙将的身份率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后被授予节度使一职。时溥有个好朋友名叫陈璠,由于作战勇敢,成为副将。后来,时溥上疏朝廷,推荐陈璠担任宿州太守一职。陈璠在宿州任职期间残酷暴虐,横征暴敛,又滥施刑罚,为百姓所痛恨。时溥也逐渐对陈璠失去信任,派部将张友取代陈璠。陈璠拒不接受命令,带领手下围困张友,结果被张友打败。陈璠换成百姓的衣服逃亡乡里,被人认出,将其扭送至张友处。张友将陈璠押去见时溥,时溥下令将陈璠斩首。
临刑前,陈璠感到了一丝悔悟,尤其对自己在宿州太守5年任期内的胡作非为很后悔。陈璠本是一名武夫,写诗并非强项,但他有感于真情,写下了《临刑诗》,后被收入《全唐诗》第732卷中。诗中写道:“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陈璠现身说法,认为当官的人不能贪恋财富和权势,因为再多的金钱、再高的权位也会突然之间化为乌有。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面对死亡,陈璠以血淋淋的现实警醒后来者,告诫他们为官时要多为百姓造福,不要把权力和金钱看得太重,要时刻清廉自持,不能待大祸临头时才幡然悔悟。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