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当你步过奇巧的兵马俑,擦肩雄伟的长城,偶遇幽深似海的故宫、颐和园,可否会因建筑想那一段历史一段情?我想,我会有按耐不住的悸动,只因那深入灵魂的热爱。
吾乐建筑背后的历史。
每一栋建筑恰似一碗清酒,千百年来代代不朽,历久弥香,它浓缩了一段乾坤或一段悲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一间长生殿,一座华清宫,大唐的繁盛在杨贵妃的衣食住行上体现的尽致淋漓,金碧辉煌的建筑是无上宠爱的象征。哪怕物转星移,白云苍狗,淡褪了大门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雕栏玉砌,都无法隐藏这华清宫背后的大唐乾坤与长恨悲歌。观每一栋建筑,品每一段历史,热爱难以消逝。
吾乐建筑背后的深情。
每一栋建筑可谓“实体化的深情”,每至一处,每观一景,登临之意,观览之情,不知不觉已入肺腑,立于建康赏心亭,忆辛弃疾遥观“楚天千里清秋”,难免生发“无人会,登临意”的难酬之愤。立于雁门关,想李贺壮志高歌,难免被激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爱国豪情。岳阳楼,醉翁亭, 隔着史书诗词,每一砖都是情的起承转合,每一瓦都是意的百转千回。千百年来,建筑徐行烟雨,笑看风云,它所凝聚的千息万叹,使吾热爱愈深。
吾乐建筑背后的文化自信。
时节如流,岁月如居,中国建筑背靠五千年文明,又面向更广的天地,更阔的未来。雕梁画栋,勾心斗角,飞阁流丹,八面玲珑,中国建筑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有着人世情暖,见证着过去的繁荣与沧桑, 这让我们对比西方长将近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建筑、中华文化充满自豪与自信。怀着一份珍惜,一份敬意,我的热爱将化为我最为真切,刻入基因的本能。
“天人合一”的古建筑,是时光有限的山水,浪漫与庄严,雍容与古朴,每行一处,每抚一片,我的热爱与古建筑共历浮沉 。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