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老家,恰逢家乡庙会,顿时喜出望外。
对于一个离家已近20年的我来讲,家乡已渐渐成了故乡,儿时的玩伴也早已成为故友。望着家乡的一人一屋,一草一木,勾起的全是无穷的回忆。二十年弹指即过,虽然自己乡音无改、鬓毛未衰,但每次回家,相见的儿童早已不再相识,“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中那份期待与恐惧齐飞的矛盾心情也早已深谙。
故乡的庙会每年一次,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阳光明媚却不炎热,微风徐徐但不刺骨,难得一年好时节。儿时的记忆空间里少不了庙会的填充,盼望着,盼望着,庙会的脚步近了、到了,小伙伴儿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从早逛到晚,背负着浑身汗水,脚踏着满地尘土,追逐着,欢笑着,难以想象的开心和乐此不疲。上学、成家、工作之后,也曾多次回家,但结缘庙会尚数首次,期待裹挟着回忆,思念夹杂着激动,顿时泛滥,刹那决堤。
庙会的规模依旧不大,但精彩的歌舞表演、布置精美的露天照相馆、人满为患的儿童游乐场、各式各样的小吃,为略显老态的庙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时代在前进,人在变老,故乡的庙会送往迎新,如世纪老人般见证了这里发生的一切,而她也在遭遇与改变中超越了自我,适应了时代。古老且发展中的故乡庙会必能永存,存于那片黄土地上,更存于人们内心里。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