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阅读推荐

读《中国文脉》,感受中华文化

2023-03-02 00:00   作者:贺玉珍 来源:张涿分公司-涿鹿收费站

“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强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这是中国文脉的开头语。《中国文脉》是余秋雨先生从宏观视角出发,以历史朝代为主线,记录中华文学的脉络。读《中国文脉》,穿越历史的天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华文化之厚、之精、之博大,无不坚定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发着我们的民族自豪。

读中国文脉,了解中国文学之经络。从先秦文学到近、现代文学,中国文脉以历史朝代为主线,讲述各个时期的文学贡献。在先秦文学里,有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稻麦香和虫鸟声的《诗经》;有对中国文脉形成特殊贡献的诸子散文;有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屈原,他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到了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以通过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刻画,勾勒出中国历史的魂魄。余秋雨先生评价《史记》—这是我心中永远的太阳。对于魏晋时期的文脉,是以“三段论”来讲解的,第一段续写文脉的是留下千年熟语的曹操,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被人们沿用至今。第二段是阮籍、嵇康。第三段便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陶渊明。读到陶渊明,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在诗中表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无我之境和归园田居的理想之境。唐代是文学大爆发的时代,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有七绝圣手王昌龄。在宋代赓续文脉的,首屈一指的是苏东坡,还有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辛弃疾和陆游,以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东方女性写到极致的李清照。

读中国文脉,惊骇中国文章之璀璨。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叙写着两袖清风情怀。韩愈的《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有关师道的新思想,肯定“必有师”的观点。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对伯乐的渴求,是渴望上层阶级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请看苏轼的《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以比喻的方式生动的诠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请看《赤壁赋》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主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文章的璀璨,照耀着人的心灵,去豁达、去思辨,又仿佛是沐浴在一场圣洁的洗礼中。

读中国文脉,感叹中国文人之缤纷。中国文人铸就着中国文学之传奇,涵养着中华文化之血脉。在千百年的中国文脉里,有爱国诗人陆游,有苦吟诗人贾岛;有山水鼻祖谢灵运,有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有建安七子,有初唐四杰;有开创古文运动的韩愈、柳宗元,有花间词人温庭筠、韦庄;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苏轼;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范仲淹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延续着中国文脉,给后人以情的感染、美的考究;以及文字、文学、文化的传递。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写道:“但在他拿起一本书时,他已立刻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本好书,则他便已得到了一个和一位最善谈者接触的机会”。《中国文脉》便是那本好书,读,便是与中国文化相知;阅,便是与中国文人对语。中国文脉是让学者在流动的线条里感知历史,在黝黑的笔墨中感悟文化。


媒体矩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