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秦之家

职工园地
学习园地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油画《良宵》

2022-07-26 09:33   作者:承秦分公司 方杰

在毛主席纪念堂宽阔高大的墙壁上,永久陈列着一幅油画《良宵》。这副为纪念堂量身定制的巨幅油画,生动描绘了1950年的十月,毛主席和众多民主党派以及爱国人士在中南海欢聚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情景。

画中所处的地点是中南海的一处院落,多达五十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民主人士的形象跃然纸上。画面的横向布局以一左一右两张桌子为主体,全部的人物形象则围绕两桌或坐或立,层次分布。画面的纵向则以中间的一排古典中式宫灯为分界,上半部郁郁葱葱树影婆娑,中秋的月色在树梢间分外皎洁清丽;下半部的前景是人物围桌而聚的主要情境,远景则是北海的白塔和隐没在青蓝色夜幕中的古代建筑,熠熠生辉,幽静而又浪漫。

勾勒人物群像的美术作品常常富有情节,此类画作的表现不仅在于物象,更以叙事性传达意象。《良宵》就是一副人物群像画,它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就是画中欢快和谐的民主气氛。

尽管我们看到的油画中散发着轻松欢乐的气息,但其实1950年10月的“良宵”欢聚夜实属来之不易。时间回到两年前,解放战争的最后决战性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然而国民党在大厦将倾之际,仍旧没有放弃最后的抵抗,爱国民主人士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依旧身处险境,北上的道路并不容易。即便如此,柳亚子、叶圣陶、宋庆龄等一批又一批的爱国民主人士不畏艰险,在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掩护下纷纷北上,准备共商国是。就这样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即将诞生。第二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

这才有了1950年10月建国一周年之时,中国共产党与各界民主党派人士欢聚庆祝的良宵月夜。如今距离画中的中秋夜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伟人已逝,在一代代前辈人的默默奋斗下,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向我们证明,中国人民的抉择无可替代,时间为我们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万众归心。中国的崛起才刚刚开始,时代的脚步永不会停下,就让这副《良宵》在毛主席纪念堂里安静的见证这锦绣河山,以慰伟人之灵。


媒体矩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