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城收费作为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内唯一的高速公路出入口,距离张家口冬奥村仅1千米,面对艰巨的保障任务,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确保圆满完保障任务,在冬奥服务保障中展示河北高速和中国交通的形象。
湿透的军靴,为道路的畅通提坚实保障
能打硬仗是太子城收费队伍的重要特点。太子城海拔1650米,冬季平均气温-20℃,最低气温达-38℃,冬季降雪量500毫米以上。为了兑现降雪不封路的冬奥承诺,践行“暴雪不除,我们不歇”,一张张顶风冒雪的除雪照片,出现在太子城收费站微信政务群里、职工朋友圈里。时间最长时,从11月6日早上6时到7日晚上9时连轴转,站负责人马立纲连续破冰除雪,厚厚的军用棉靴全部浸透。
从6到3,攻坚探索快速放行
作为冬奥服务窗口,全体干部职工在学习研究和实战探索中不断夯实服务技能。在冬奥筹办不同阶段,组织学习奥运指南,服务礼仪,涉奥英语35场次,既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也打造了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服务队伍。
2021年春节期间,我们迎来首场测试赛,对我站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服务保畅、设施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准备进行实战检查。机电人员武昆一直守在车道上,不挺确认计时器,设备运行正常,感应灵敏,保障车辆通行时间为6秒,顺利经过ETC通道,打家都松了一口气,武昆却一头扎进机柜,不断地调试,不断地皱眉,设备感应接近极限,他提出了另一种想法,因为抬杆落杆的过程,车辆行驶停顿明显,有保障任务时,外勤指引,手动抬起栏杆,有效保证快速通行。
一年多来,围绕服务冬奥交通保障,累计梳理快速通行、除雪保畅、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方案和应对措施20余项,编制完成演练脚本10条,并对快速通行和疫情防控等预案进行多次桌面推演和实地演练,有效提升通行保障能力。
实践证明“应急处置+清晰指引”服务工作机制,将通行时间缩短到3秒。从6到3,快速顺利通过得到测试活动认可,这三秒是太子城收费站送给冬奥的春节礼物。
深夜的桶面,积累经验化解风险
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国际雪联北欧两项洲际杯和冬季两项国际训练周是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要求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对太子城收费站通行保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
11月22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约北京”下半年系列测试活动正式启幕。全体人员全副武装、严阵以待。面对大幅降温,保障人员精神饱满的值岗外勤,午夜零下20多度,虽然做足防寒措施,吕美泽的脸和手都冻得红红的,作为冰凌花服务团队的“门面担当”,大家都心疼她别冻伤脸,她却笑着说:“这是送给冰凌花的两朵小红花。”23点35分,圆满完成首日5批次39辆保障和消杀任务,吕美泽一口气吃了一大桶泡面,“带着两朵小红花,吃到了最香的一次泡面。”
截止目前,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保障抵离车辆15批次,92辆次;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和国际雪联北欧两项洲际杯期间保障抵离车辆8批次,48辆次;冬季两项国际训练保障抵离车辆3批次,进一步优化保障方案,赛会志愿服务和疫情防控新成效显著,为赛时决战决胜积累了宝贵经验。
22年的第一班岗 彰显实力担当
1月1日零点,收费员身着崭新制服接班上岗,制服白蓝为主,胸前配奥运五色胸徽,列队整齐,以活力奋进的新姿态,冲刺服务冬奥赶考路。
作为在工龄16年的“资深”高速人,班长陈剑对能够值守22年第一班岗倍感荣幸。天刚蒙蒙亮,他就开始打扫通道和广场,望着装饰一新的收费站,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从冰雪图案到竞技图标,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文化、交通精神和高速风貌,我们正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交通强国的实力和民族自豪感。
当前,冬奥筹办已进入全力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进入筹办工作向赛时运行转换的关键时期,任务更重、节奏更快。越是到了关键时期,越要落实“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冬奥筹办工作,请党放心,冬奥有我!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