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原创文章
才艺展示
大广风景
工作瞬间

阅读推荐

我的母亲

2022-04-20 16:38   作者:大广分公司石娇娇

最近搬了新家,从原来的跟父母住到独居。父亲百般叮嘱,母亲则是准备了一些“家当”,所谓“家当”,就是老人家省吃俭用攒下来一直舍不得用的,比如,带着小碎花的大碗,画着小荷花的盘子,铝盆,还有用高粱杆穿起来的饺子帘,以及用碎布头拼起来做的"床被子"心里虽然感叹着“用不着,买几个也花不了多少钱。”但还是默默的收下了,毕竟这是母亲半辈子的心血,一点儿一点儿制下来的家伙什儿。

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有套着驴车,马车来村里走街串巷换盘子碗的,尤其是晌午,父母下地干完活的那个时候,经常会跟着母亲把攒下来的塑料瓶子,破纸箱子拿出去,盘子碗都是一个摞着一个横放在马车上用麻绳固定着。多少斤换几个碗。母亲也是相当节俭惯了,光盘子碗就有好几箱子,这些存货,用我哥的话说就是,给几代人都制备下了。

再说起“铝盆”,纯铝制成的,很沉,但不用担心变形,家里的两个已经从我们小时候用到现在了,30多年了,刷干净还是焕然一新。可是哪来的那么多铝呢?还不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收集的,比如街上有人丢掉的天线,用火把外面的塑料皮烧掉,留下里面的铝丝,还有易拉罐上面的拉手,以及上面的盖子都是铝制品,把盖子挖下来,有一些酒瓶盖子,等等,想想这些小玩意儿,得是母亲攒了多少年头,弯腰捡了多少次易拉罐换来的,一个盆得有7.8斤重吧,等到铸铝盆的来村了,一个大容器先把铝融化,流出银灿灿的液体,放到模子上,铝盆,铝饼铛就刻出来了,再晾凉,就成了眼前的这个超级实用的家当了。

小时候在村里经常跟着母亲做这些事,耳濡目染,自己住了之后发现,那些破纸箱子塑料瓶子我从来没扔过,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虽然现在没有换盘子碗的,也没有铸铝盆的,但是年轻一代的我们在接受了知识,教育之后,深深地懂得,除了节俭的品质不能丢,我们身上也多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比如这些东西,卖给收废品的,垃圾被分类回收,节省资源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环境。

母亲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她身上的美好品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看着这些东西,它们古朴,厚重,虽是一个个不会动的物品,但却仿佛有血有汗,告诉我,要勤劳,不能浪费,要淳朴善良,不忘初心。

                            

媒体矩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