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千万家庭的努力。惟有家庭如松柏傲雪凌霜,如梅兰馨香四溢,中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傲然挺立于世界东方。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因而一个家庭应该要有其独特的家风、家训。拥有良好的家风、家训的内在表现,并将其转化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爱党爱民等外在表现,是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如今的我们,既有先人“吾日三省吾身”的谆谆教诲,又有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导,怎能不发自内心地崇德尚贤?但“谈德者众,行德者寡”,因而要注重实践家风家庭建设。
家风、家训是人才辈出的催化剂,史学者大师的根培,更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从古至今,历史上曾有显赫成就的家族都有自家独特的家风家训。古有曾国潘“忠义爱明,”记于家书中其子女六代皆为巾帼、须眉,为国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而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有言“伟大的国家应有伟大的男人和女人,即使它只有几件陋室,它仍是最伟大的国家。”人才的孕育不止需要家庭的财富积累,更需要精神上的培养。
家风是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也是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途径。“人无礼,无以立”,以规戒夯实家庭之基。“父母在,不远游”,“食不言,寝不语”,“寝苦读书,平旦即学”……无数条家训警示着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好的培育未来的国家栋梁。让生命与生活摇曳生花。作为党员的我们更是需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中积极上进,努力奋斗,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甘于奉献,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做好本职工作,积极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断努力。
优秀的家风,浓郁的学风是其不变的底色。相比于钟鸣鼎食的泼天富贵,浓郁的学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中显贵的四大家族顷刻之间“树倒猢狲散”,其很大原因就是家风不正,“斗鸡喜狗,不学无术”,而如今有很多人形式的华美,物质的富足,却忽视学风的重要性,从而变得庸俗而无知。相反,享誉中外的《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傅雷对儿女学习的期待。浓郁的学风便是家族传承不断的星火。
新时代的家庭建设,是对家风家训重构的呼唤,是对优良精神的渴求。在世代相传的家训中,是“尚和合,求大同”的基因密码;在崇文尚学的学风中,是“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期待憧憬。家风万年长,国运恒隆昌。吾辈应戴月披星建家风,共筑华夏蓬勃。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