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郑重地想过自己的家庭是秉承了什么家教,传承了什么家风。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教家风特色,只是我们从未停住脚步,认真的反思,它们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形成的,也是“人性本善”的初心和使命的践行者。
家庭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缕缕乡愁;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我的家庭是一家四口组成的,没有遥远的明月乡思,但有辛弃疾《村居》茅檐下、青草上的安逸和睦;没有倾诉中的浓浓爱语,却有王冕《归家》灯火下话桑麻的畅欢。家庭是我幸福的源泉,是我生活的主流。归来时,爱人端来香喷喷的一碗面、孩子们蹦跳欢快的笑脸;不爱写作业的哥哥主动写作业了,淘气的弟弟主动叠衣摆鞋了......家庭生活中一页一页翻过的琐碎承载着我满满的幸福。追求高品质生活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吧,人上人的想象也会让自己迷失,当生活的柴米油盐挤进了情感的怀抱,才滕然发现自己也会俗不可耐,鸡毛蒜皮的争执就会汹涌而至。家庭是需要一起摸索的,切于实际,找到属于家庭的平衡标准,或包容或谅解,或忍耐或照顾;寻求属于自己家庭的和谐处理方式,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兴才能根基牢,才能迎接风雨,传承家教家风。
家教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约束作用。“做老实人,诚信人,善良人,正直人”这是我潜移默化的家教认知,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人”做好,做到问心无愧。“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这是最基本的家庭教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处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风是家庭成员在家教的约束下,形成的良好风尚,是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沿袭下来的。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我们要学习三国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内涵,膜拜宋范仲淹的竭力孝道,丹诚忠勇,兄弟互助,勤读圣贤,尊师重亲的品德;谨遵南北朝颜之推的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的教诲,另与唐代韩愈一起采深山之茶,饮花街之酒,吃菜根,守王法;还当思明末清初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的的艰辛。
有德有教才有家,家庭和气福自来。守四戒,规四宜,铸就家庭典范,以家庭之力谨遵家教,传承中华忠厚家风。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