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小侄子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来两局连连看、对对碰之类的小游戏,哥哥让他做完作业再玩,而他却美其名曰锻炼一下脑力,不过幸好他是比较有节制力的孩子,玩够五局就会乖乖的去做作业。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别的孩子一样去玩一些别的有趣的游戏,反而选择这样的小游戏,他说这是一种速度的锻炼,在一堆各种图案中找到相同的并且成功的连接上是需要眼力和速度的,最后还来了一句:我们小孩子的世界你们大人是不懂的。为了能接近一些他的“世界”,我也去尝试了这些小游戏,没想到还真的在内心深处得到了一些启示。
首先,游戏里的规则是系统设置好的,并由系统严格监督落实,你要是违规去玩的话,不是提示系统错误就是禁止通行,由此可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各种法律法规就好比系统中提前设置好的游戏规则,“个别人士”的不遵守,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判决书一张,罚款若干更严重者是牢笼一间。由此可见,玩游戏并不是完全的玩物丧志,成年人要学会运用自己的辨别能力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遵章守纪的习惯,那样的话游戏也会变的很有意义。
其次,游戏的世界里,一局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有人赢得胜利,有人输了游戏,但是一局的胜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的速度够快,脑子够灵活,完全可以吸取第一局的教训,赢得后面的比赛。那么你也可以由此教孩子学会正确的对待现实世界的输和赢。赢了则要积极加强“戒备”守住自己的成绩,输了则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再接再厉,争取成为下一局的赢家。
第三,游戏里的同伴都是陌生的人,但要是配合的够默契,结局肯定是赢的几率会很大,而且主要是队友,一人获得胜利,全队都会或多或少的获得奖励。由此便可让孩子学会团结合作的意义,让孩子理解团队的内涵。
第四,玩游戏的过程中,满够一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的提醒玩家,你玩游戏的时间已满多少分钟,请注意劳逸结合。如果你运用的好的话,孩子就会懂得什么事情都有限制,期限一到就会收到提醒,现实也是一样,所以凡事要学会讲究速度,办事情不要拖拖拉拉,让他自己意识到一分钟、一个小时有多长,因为相比起理解字典的字面意思,孩子更喜欢亲身实践。
凡事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其实孩子在玩游戏时,家长除了一味的阻止和责怪之外,也是可以参与进去的,这样既可以引导孩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游戏观,也能在玩的过程中增进沟通,更能让自己的放松一把,希望聪明的家长们都会选择正确的方法,体验游戏生活的乐趣……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