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很安静,安静得只能听到周围监控设备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就像小婴儿喜欢的白噪音,一次次试图将醒着的人拉入酣甜的梦乡。数不清这是上过的第几个夜班,每次深夜意识模糊时,总是会有一种力量带我扯离混沌,重新进入紧绷状态。一路走来,有披星戴月的辛苦,有步履匆匆的焦灼,也有志得意满的喜悦,更有的是初心不改的坚韧。
最近被两位老人的故事深深触动。一位是退休老教师叶连平,退休近三十年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为学生义务补课,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儿童之家”,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另一位是内蒙古老人班都,生活在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年逾八十仍坚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护孩子般照料着沙漠中的胡杨,让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离我们越来越近。
两位耄耋老人看似单调的坚守,却收获无数大众的钦佩。他们身上,那种为了心中理想而不吝付出所有的纯粹,那种甘于奉献而不畏清苦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也启迪我们思考。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如此往复的坚守。点滴之水,终成江河,教书、植树,平凡普通,但一做就是一辈子,坚守的力量常常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一句话:“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不论星辰还是尘埃,都将是我们人生长河里的精彩浪花,闪烁着初心的光芒,映照着坚守的情怀,激励我们一路奋勇搏击、奔涌不息。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