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阅读推荐

读《红色情书》有感

2021-09-13 09:45   作者:青银分公司

将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如今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无数革命先辈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他们中的许多人,非常年轻,甚至还只能算半大孩子,如何能铸就那么坚定的红色信仰?最近闲暇时间读了《红色情书》,从他们的红色情书中,或许可以在几个侧面了解这种坚定信仰的产生缘由。

就以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之间的红色情书为例,字字句句,饱含深情。他们互诉衷肠,邓颖超曾在信中深情告白,“羊城,是多么值得纪念和易引起回忆的地方!它是我们曾和许多战友和烈士共同奋斗过的地方,又是你和我共同生活开始的地方。三十年前你和我是天南地北害相思,这次我和你又是地北天南互相念。”如果说,我们不甚理解革命者的爱情为何总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联系,那么从这一番话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到他们那种无私且深沉的爱。也正是因为将个人爱情升华到对国家、民族和大义的爱,他们才能成为革命家,才能以耀眼的精神光芒震撼后人。

他们畅谈理想,周恩来总理曾在情书中表白,而且极为令人震撼。那是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赴法留学的周恩来的明信片,上面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还写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寥寥数语,让革命者的理想跃然纸上。今天的年轻人之间,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的理想共鸣?所以,真正的革命者之间的爱情,虽然有男女之间的最原始天然的情愫,却必然建立在共同革命理想的基础之上,如此,方能久经考验、至死不渝。也正是因为这份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在周恩来总理去世以后,邓颖超始终在心底深沉地寄予思念,那份真挚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令人心颤。“你到哪里去了啊?曾记否?遥想当年,我们之间的鸿雁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感谢绿衣使者把书信送到我们的手里。”

如今的年轻人,也着实要多看一看这些老一辈的红色情书,不求达到如此境界,但要知晓,真正的相爱,应是深刻、负责且对彼此忠诚的。由此,我们也能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不至于轻易地被表象所打动,而是专注于人格背后的持久力量,让两颗真正吸引的心能够互相靠近、携手一生。

赵县收费站  宫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