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东坡的诗词歌赋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上堪称绝伦逸群,用任何的溢美之辞都不为过。但苏东坡的文采,除了遣词造句精妙,音律对仗工整之外,最令世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在诗词中所表达出来的人生态度——仗义执言无悔,人生豁达面对。那是一种比屈原“虽九死而无悔”更高的人生境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便是我读了《苏东坡全集》之后的感悟所得,惊异于鬼斧神工的辞藻之间,感受到他对人,对事,对世俗的态度,与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一脉相承,异曲同工。这样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在一千多年前适用,放在千年之后的现在,这又何尝不是“醒世恒言”呢?
苏轼处庙堂之高时则忧国忧民,我们在自己的收费工作岗位上时就应该对工作认真,用心服务司乘。而如果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呢?
苏轼的诗词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用一份豁达,一份通透,一份用于面对现实的决心和坚韧。
这是一个通俗浅显的道理,却又是多么的晦暗艰深,因为如果把这个态度放大到人生的视角上来看,那将是呈几何倍数难度的递增。我们或许能面对一时的失意,解决一时的困境,但我们有了和人生对抗一生的准备吗?可要知道,苏轼的一生乃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看似风轻云淡的寥寥两句却饱含了怎样的勇气和曲折啊!苏轼将他一生功业,融入了三州之地,但我们何尝不知道他这是人生失意,济世有心却报国无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而今听雨僧下,鬓已星星也。全部的壮志雄心,都随着时间化为额间愁云,鬓角青丝。
“仗义执言无悔,人生豁达面对”,读完《苏东坡全集》,便熟知此理。在今后的生活中或是工作岗位上,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身在其中则竭尽全力,置身事外便豁然开朗。
窦妪收费站 王瑞丰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