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传统中华文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书是情感的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是展现一家之风的重要镜子。《红色家书》中收集和整理了一百多封老革命家写给亲人的书信,这些书信中,饱含着真切的情感、大无畏的精神和严于律己的自我要求,使每个人在读完之后,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这些在风雨中搏击的老革命家很多时候忙碌在外,为了革命事业而走南闯北,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但是他们却通过家书的方式,传递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热忱关怀,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正确意识的引导,传承到重要而伟大的精神。刘少奇在给儿子刘允诺的家书《每一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中所说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敏锐的从来信中感受到了孩子暴露出的思想问题,并及时从过来人的角度对其给予指正,教导他应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提高思想警惕,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出现的问题。
我想恰是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使得一代代共产党员们不断前进着,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带领着中国人民永攀高峰。并且,他们十分注重良好家风的延续与传递,透过一封封家书,那些廉洁自律的精神被不断地传播给下一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当不断坚持的信念,也是我们这些后辈应当不断谨记和传承的。
是的,这些家书不仅仅哺育了他们的子女,同时也深刻的警醒和激励了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高速公路上的一名青年党员,我若想进一步获得提升与进步,更好地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还需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在这个小小的三尺岗亭中,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始终提醒自己要向自律的前辈们看齐,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我应不时的反省自身的工作,从那些稍显不足的空缺里,找到更为高效和切实的服务方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唯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自身,才能成为更加优秀的高速工作者,成为更加合格的共产党员!
清河收费站 杜娟静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