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主席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我非常喜欢毛主席这首词,每每诵读,心中都能油然而生一股力量,想施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愿望。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建党100周年,全站也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此来庆祝党的生日,“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全站学党史的氛围里,我也在积极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积累对党的认识,随着不断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才更加深刻理解党史,理解那些革命前辈、先烈所捍卫和执着的信念,才能领悟学习党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在深入学习党史后,才发现党的百年历史是分阶段,每个阶段,党的历史任务和工作重点是不同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曲青山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1921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又划分为5个历史时期,即党的创立时期(1921—1923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3—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在学习党的初期历史时,就想起了毛主席这首《沁园春·长沙》。一直以来非常喜欢词里那种激发人斗志和志气的词句,偶有意志薄弱,产生负能量的时候,我就拿出词来读一读,便能继续充满力量,斗志昂扬。毛主席作这首词时候,正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那时候我们的党刚成立不久,缺乏斗争经验,属于探索道路的阶段,当时的毛主席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毛主席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12月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可以说在革命困难时期,我们的伟人,我们的先烈,总是充满革命的热情和斗志,不怕困难,不惧危险,拿出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识不可灭的勇气,在战斗,执着的信念,坚忍不屈的意志,在为了新中国的明天不懈努力。
2009年大一暑假,我去了长沙找同学游玩,也有幸来到了橘子洲头,瞻仰了毛主席青年艺术雕塑,站立在橘子洲头,大声吟出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回想起那段记忆,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更加震撼,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走遍党史记录中的每一个革命圣地,每一处历史遗址,去走走红军长征路,去亲眼看一看,才能更加铭记于心。
学习党史,践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一定会积极努力,事事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加入党组织,为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高速蓬勃发展添砖加瓦,汲取历史的精神力量,投身到祖国的不断强大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文/隔河头收费站 收费三班 韩振超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