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古人,两地想互通信息非常困难。有时双方根本就没法取得联系。于是人们就幻想出了“鱼雁寄”即便通了音信也非常不易。于是又有了“家书抵万金”的感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唯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写家书的人非常激动,想把全肺腑的话倾吐给人家。可时间短促,行人要走了,又怕话没说完,可见写一封家书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只要拨通了号码,千里之遥,就如近在咫尺。或坐椅子上,或仰在沙发上,或睡在床上,都可以尽情和对方谈话。省时,省事,痛快,方便,何乐而不为,谁还寻纸弄笔地写信呢。
古人通信非常不便,所以珍惜机会,一旦有了通信的机会,他们心潮起伏,凝思结想,有才气的人就写出了作者的千古华音。如果汉代就有了手机,李陵和苏武,“喂,喂”的说上一阵,《李陵答苏武书》恐怕不会问世。
我家邻居一小孩要上学,爷爷说:“上了学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连封信也写不出来。”孙子说:“写不出来怕啥,打手机比写信快多了。”爷爷哑然。是啊,就如现在有了潜水泵,一合电闸,举手之劳就可以浇灌田地了,谁还挑水浇田呢?
手机普及了,信就写的少了,用文字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的机会也就少了。写信是一种写作的练习,要把心中的话明白、简洁的表达出来,甚至还要有感情色彩,是很不易的。
照此说来,现有了电话是件坏事了?其实不然。有了潜水泵可以浇灌大面积的田地,自家小院里的菜浇地挑几担水,既活动了筋骨也丰富了生活,不是很有情趣?很快乐的事么?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月有圆就有缺,天有阴就有晴,有了汽车交通运输是方便了,也就有了车祸,有了大工业的发展,社会前进了,也就有了污染,人们总不能因有了车祸就消失了汽车,因有了污染就消除了工业,大家只能竭尽全力把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手机亦如是,信息时代手机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单说生活中如果家中有了急事,手机更是必不可少,功不可没,此刻没有人想到书信,因为它无济于事。
所以手机有手机的好处,书信也不可废弃,我们有事务方面的,信息类的,礼仪性的,最好用手机,当然报警更是非彼莫属了。
如果朋友之间,亲属之间,情人之间,想叙叙思想感情,最好不要用手机表达,因为这属于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其实又没什么具体事要谈,手机中短时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从从容容写封信,时序节令,春花秋月,物价变化,人情冷暖,尽情写来,自己锻炼了写作能力,也给了对方很大慰藉。
信件也好保存,隔些时,再翻翻旧信,故事重温,寻找寻找当时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