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我的“有限循环”生活

2021-01-13 21:13   作者:杨丽芳

近日,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石家庄因疫情影响,按下了暂停键——公交、地铁、出租车停运。我们藁城西站地处高风险区,为落实属地疫情防控管理,所有干部职工停止人员流动,我站随之进入封闭管理。

“完了,回不去了。”大家都苦笑着摇头叹息,心情也随之沉到了谷底。

不管怎么样,工作不能停,生活还得继续。至于这段时间到底有多长,期间的生活怎么样,将会有什么事和人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想记录一下。

好吗?好的

虽然封闭管理期间不自由,但是不得不说生活还是不错的。首先单位调集来充足的防疫物资。有用于工作场所的84消毒液、75%酒精等,还有发放到个人的抗疫包,里面有口罩、橡胶手套、眼罩、消毒纸巾等等,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的生活保障。就在隔离在家的人们为了家里食物储备不足而坐立不安的时候,单位领导早已想方设法联系了能送菜到站的卖家,加上入冬前收获的大白菜,基本保证了在站人员的饮食需求。还有更值得一提的是,站内保洁大姐隔离在家不能上班,在领导提议下,我们迅速按班编组承包了楼内的卫生保洁工作,楼道、卫生间及公共区域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人喊脏喊累,我们为自己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其实每天都会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需要安排人去做,这时候问一句“这个工作你做一下,好吗?”我们总能听见一声“行,好的,没问题。”不推不诿,不等不靠。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加上有责任有担当的领导和同事,我们渐渐地心安了下来。

有吗?有的

除了工作,我最关心当然就是疫情的发展,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回家的时间----我们都期待着能早点儿回家。一天,我正在刷手机,小区团购群里一条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紧急求助!后面一个红红的惊叹号,原来是一位女士为她的正在一线做核酸检测的护士朋友求购暖宝宝的。因为天气极其寒冷,已经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小姐姐都快要冻哭了。小姐姐是从外地紧急赶来支援的,来时忘了准备现在又买不到,跟她这位朋友一联系,恰巧就在不远的一个小区,而我们这个邻居家里只有不多几片,于是就有了群里这个求助消息。群里已经有人跟这位女士联系了,甚至还有人发来图片问是不是这种东西,看得出来大家都想为这位小姐姐尽一份心。想起来之前买过几大包,虽然用了一些,但肯定还有剩余的,赶紧打电话给在家隔离的女儿让她找一找,还有两包半,联系这位女士让女儿给她送了过去。不到一个小时,这个邻居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是一大袋子的暖宝宝,正在隔着小区大门跟一个人交接,同时还替朋友感谢了大家还要付这些暖宝宝的费用,我们怎么能要这些钱呢?这位护士小姐姐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来支援我们,是个柔弱却勇敢的人。她是谁家懂事的女儿、谁美丽的妻子、又会是谁温柔的母亲?她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心疼啊!这些为我们众人抱薪者,怎么能让她们在风中白白受冻呢?

练吗?约起来

封闭有几天了,工作生活各方面渐渐步入正轨,人心也慢慢安定下来。大家都开始认识到,工作之余不能再躺在床上无聊地刷手机了,只有强身健体才能更有效抵抗病毒的侵袭。于是自发结成各个小分队:以健身房为活动场地的健身小分队,以室内公共场地为主场的跳绳小分队,以宿舍为活动场地的韵律操小分队,还有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平时下班回了宿舍连门都懒得出的人,现在喊一声,“出来练会儿~”,就总能得到积极的响应。空下来的时间多了,有时想起还有很早就想看的小说,还有该学的英文,顺便还能远程指导一下孩子的作业。于是乐观地认为自己隔离期间可没闲着,不但通过锻炼收获了健康的身体,还能小小地充实一下灵魂。

一天中午,女儿打来电话,先吐槽了爸爸的厨艺,后来又不无期待地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呀?”“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不会很早哦”“那你们现在上班怎么上啊?”“就是跟以前差不多,中白夜地上啊,每个班间隔8小时,就这样循环着上呗”“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那就是个无限循环吧?”学高中数学学到“脑壳疼”的女儿绝望地说。

我亲爱的孩子,封闭在家的你可能不知道,这怎么会是个“无限循环”呢?有句话叫“强者自渡,圣者渡人”。放到这次疫情中,我们每一个被隔离的人都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像我们在单位一样,坚守着岗位,然后通过各种努力从最初的人心惶惶到现在的从容淡定,这是我们在自渡;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就是渡人的圣者。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消灭病毒,取得抗疫的胜利就在不远的将来,妈妈回家的日子也就到来了。所以,这是个“有限循环”,有始有终,且终点就在不远处。(藁城西站:杨丽芳)

微信图片_2021011220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