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道修路封路,车流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上各类逃费车辆也层出不穷。如何发现处理这些逃费车,成为治理逃漏费工作的重点,现就收费工作中遇到的逃漏费行为的典型车辆与大家进行研究和探讨确保做到颗粒归仓。
一是不合格绿色通道的车辆。这类车辆分两种,一种是纯假冒绿通车,主要表现为外层是绿通货物而内部隐藏其他货物。这种车辆需要验货人员仔细检查车内各个部位货物装载实际情况,防止司机蒙混过关。另一种是装载绿通货物不达标的车辆。如货物混装,装载货物空间、质量不合格的。本着减少验货时间快速处理的原则,验货人员可以依次先判断货物是否在《目录》内,再判断混装比例,最后再判断空间和质量是否达标,因为前两点有一个不合格就不能享受绿通政策了,而空间和质量是有其一达标就可。
二是车型不符的车辆。主要有客货混判、客三和客四混判。这类车需要收费员对所怀疑车辆的行驶证进行核查。司机有时给收费员核查的是假证,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证件鉴别能力,必要时还可上车数座位。
颗粒归仓不仅是收费事业人员职业道德的体现,更是对国家经济、人民利益负责的表现。打击逃漏费行为的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收费人员不断的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游刃有余,为个人和集体争光添彩。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微博
官方微信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