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下来,决定带带我娃,是在年初疫情开始的,娃有了自主意识,我有了陪伴时间,一拍即合,开始亲子时间。家里的童书屈指可数,同一本书每天十遍八遍的讲,同一个玩具反复玩到每个螺丝钉都知道镶在哪里,感觉好像亏欠了娃儿什么,于是开始了买买买的步伐,再也停不下来。
经过了半年的摸爬滚打,大致有了一部分可走的线路,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每天把娃的时间精细到课程表那样,实属不太现实,只能提高下班时间陪娃的效率,再加上我是一个佛系妈妈,所有事物吸不吸收完全不重要,开心就好。
说点我总结的但不一定全都实施了的干货,因为娃不按套路出牌才是正确的出牌方式。
一是玩具要买“活”的,不是广告说益智类就可以益智,而是孩子可以自己动手玩、反复玩、玩出创意的才能算的上是益智类,有家长说孩子玩具不要多,多了破坏专注力,请注意不要多是建立在精的基础上,只有你的玩具够精,孩子才能有反复玩的乐趣,否则一个手摇铃,再怎么玩也不过是听听声音(不是说手摇铃不好,在孩子小的时候手摇铃也是必不可少的呢)。
二是英语启蒙要有系统性,循序渐进不伤感情,死记硬背内伤隐藏。首先培养孩子兴趣和语感,就像汉语一样,都是先听了然后说,从指认再到写,最好的方式是家长进行场景训练,在特定的场景内进行英语交流,孩子自然习得其中精髓,其次儿歌启蒙学韵律,有趣绘本打基底,分级读物再相随,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实施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是每日坚持,久见成效。
三是国学、思维、AI各种泛滥课,因为孩子小还没来得及尝试,感觉三岁以上的家长应该多少都会去了解过,有经验的伙伴们有空一起聊聊吧。
育儿的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路,当然如果在这个路上家长或者孩子开了小差都是情理之中,因为第一次当家长的我们,和第一次当孩子的他们,都是崭新的,也是充满活力的,健康、积极、大步走起,得嘞!
文/抚宁北收费站 办公室 徐凡杰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