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本集从总书记所引用的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氾论训中的一句话中展开来,以“仁政”此一言为中心要义,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层面深刻解析共产党人为百姓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阐释了总书记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从政过程中的思想主张。
民本思想由来已久,上古时代周武王出师伐纣便如此自陈: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此后周公的“敬天保民”思想历经春秋战国的动乱,被追逐礼制的儒家发展成为以仁政为中心思想,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施政纲领,从此之后成为历朝历代君王臣子的警世恒言。
这一期的主题“仁政”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我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家国动荡的战争年代,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被验证。之后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群众路线自始至终都是我党治国理政的生命线和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我认为满足人民需求这是一项很复杂庞大的命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经济水平到达一定程度时,人的欲望与需求也随即发生变化。摆脱生存压力之后,必然会对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新时代“需求”的内涵与外延都更加宽泛,需求层次更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方式不断变迁,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也导致了多层次的个人需求。此外地域生活差异,人们价值观的转变,无疑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的需求。
共产党也并没有让人民失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民生政策在落实普及,习近平主席无时无刻不在为老百姓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操心。共产党员也将人民的冷暖安慰放在心上。时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仁政从统治者手中稳固江山的工具变成了新中国共产党人心中守护人民的赤诚之心,仁政从此有了新的灵魂。
文/庙岭主线收费站 收费三班 宋珊珊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